建筑工程模板常用分類大全
建筑工程由于混凝土的出現,使得建筑業飛速發展。如今鋼筋混凝土結構仍是現代建筑中主要的結構形式之一。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易塑形。也就是按一定比例拌和的混凝土料,在模具中通過物理、化學反應,在一定時間內凝固,并達到設計的剛度、強度等設計要求。這個模具就是我們要探討的—建筑工程模板。
建筑工程模板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不可或缺,那模板到底有多少種類呢?
建筑工程模板按使用次數分類有:
1、永久性建筑工程模板,又稱一次性消耗模板,即在現澆混凝土結構澆筑后,模板不再拆除,其中的模板與現澆結構疊合后,共同組成受力構件。永久性建筑工程模板主要特點是簡化了鋼筋混凝土結構支拆工藝,節約用工,加快了施工進度。比如說,鋼結構中的壓型鋼板(上澆筑混凝土樓面)、永久性保溫復合模板等。特別是在橋梁建設中大量運用各種高新材料用作永久性模板,如FRP(纖維復合材料)。
2、臨時建筑工程模板,即在現澆混凝土澆筑后就可拆除的建筑工程模板。一般建筑工程施工中都是采用的臨時建筑工程模板。
組合鋼模
建筑工模板按照使用的材料分類,目前來說多達幾十種,我們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:
1、木模板,在我國八、九十年代由于建設工程量不多,而且大多都是磚混結構,使用量不大,基本使用的是木模板。
3、鋼模板,一般有定型鋼模板和組合鋼模板之分。定型鋼模板是針對于特定建筑物專門定制的一種鋼結構模板,一般來說該建筑結構完工后再次使用的可能性不大。組合鋼模板,多種規格小型鋼模板,在施工時進行組合拼裝的一種模板。總的來說,鋼模板一次性投入較大,保養要求較高,但能多次重復使用。
4、砌體材料模板,比如說磚胎膜。多用于基礎混凝土施工,也是一次性消耗使用,施工完成后不用拆除。它與永久性模板的區別在于,是不考慮砌筑的磚墻的承載能力的,只考慮磚墻的擋土或混凝土的塑形。

5、塑料模板、鋁合金模板、玻璃鋼模板、復合材料、新型材料模板等。這些模板特點主要是重量輕、易施工,操作簡單,但相對價格較高,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并不多見。
現代建筑逐步向高層、超高層發展,建筑結構多以框架剪力墻結構和框筒結構出現,由于施工技術的提高,按照施工工藝來分類,有以下兩種:
1、滑模,滑模施工時模板一次性組裝完成,上面設置有施工人員的操作平臺。并從下而上采用液壓或其他提升裝置,沿現澆混凝土表面邊澆筑混凝土邊進行同步滑動提升和連續作業。

2、爬模,也稱跳模。預先拼裝成打模板,吊裝至作業層;施工中,澆筑完成混凝土,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,整體拆除模板,利用平臺的提升體系,提升至即將施工作業層。爬模體系有"模板與爬架互爬"、"爬架與爬架互爬"和"模板與模板互爬"三種工藝。一般來說,"模板與爬架互爬"這種工藝使用較普遍。

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,我們常見的建筑工程模板主要有這些分類。我們了解模板的分類,主要為了選用適合建筑工程項目的模板。因為模板工程施工質量決定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質量,模板的施工進度決定了建筑結構的施工進度,而且模板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更重要控制環節。